2023年12月16日
又到了年底,需要更新我的RE(Resident Engineer)认证。首先,我要声明目前的工作并不需要使用RE资格,而我之所以要取得RE资格完全是为了将来拥有更多的工作选择。我是马来西亚本地大学毕业生,成绩一般,对未来没有太多追求。来新加坡工作主要是因为住在新山。第一份工作是通过朋友介绍得到的,有点巧合地与我的专业有关。一开始肯定有些辛苦,但我想说的是,即使辛苦也需要忍耐,毕竟不是自己的国家,当时的汇率大概是3.0,也是相当高的。
初入职场的心酸经历
当然,我不是想要被安慰,因为我自认为我很能吃苦。然而,现在看来,这样的人通常有一种通病,就是喜欢拼命,做事很有压力,感觉全世界似乎没有人理解他们,但他们却越想证明自己。当然,这也有好处,至少我至少学到了一些工地上的常识,过于认真的态度让Consultant和政府部門也对我有些畏惧。一些与我无关的工作,經理只要交代给我,我就会不管原因直接蠻幹。
然而,再旺的火也会有被扑灭的时候,我的工作态度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,工地上的人不愿合作,经理们不够体谅,最终我还是崩溃了。回想起来,有无数次的崩溃,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在汇报工作进度时,手不知不觉地抖动,下面的人还在继续对你的安排不满,各种刁难、谩骂。心脏剧烈地痛了一下。当时直接喊停开会,去厕所按着心脏的位置一个人默默地哭泣。然后继续完成汇报。
结识了行业中的前辈
因为Consultant(SOR)换人了,来了一个外国人,我感觉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人。他的工作方式让我很钦佩,与之前的SOR完全不同。他会认真地看我的邮件和消息,给予我建议,而且无论何时只要工地有事情,一定能找到他。这样的人让我豁然开朗,他看起来很忙,但为什么还可以这么认真回复我的问题呢?我有点想更多地了解他。
而之前提到,过分认真的态度让我在Consultant和政府部門眼中成了眼中钉。也因为这样的工作方式,被Consultant问是否愿意去他们的公司工作,我立即答应了,从而有了与我觉得厉害的人一起工作的机会。
如何取得RE资格
之前提到的厉害的人物,他也是一位专业工程师(PE),也是我为什么要加入顾问公司的原因。他让我觉得在建筑领域并不需要死板,他看起来一点也不压力,一个人就管理着20多个项目。虽然我进入Consultant Firm一开始被安排了5-7个项目,虽然很忙每天工作到晚上11-12點,但正好有些项目是他负责的。他就像是我的明灯。我认真地向他学习,在公司的时候可以说是一起工作的伙伴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,在一次的机会中,我们正好谈到要为我们的工地找到RE、RTO时,他说其实我的资格也是符合的。他也正好是我在第一份工作的SOR,所以他鼓励我去申请,因为我曾经说过我不是很喜欢走专业工程师(PE)的路线。
成功申请到RE资格
就这样,我准备了表格,写了很多经验,包括在第一份工地的经验和在第二份Designer的经验。他也帮我签了字。我趁着一些会议的机会,去到了新加坡IES的办公室,在那里的电脑填了个人资料,然后交了钱和资料。用时不长,那里的管理员把我最近的Designer经验都还给了我,只用了工地的经验。就这样提交了,交了钱。大概等了3个月,我收到了我的RE证书。
总结
在建筑行业,机会可能随时降临,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工作充满热情、真心热爱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人,他们通常能更快更多地学到新知识。这种积极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,也容易被他人察觉。
我的获得RE资格的方式只是一种经验分享。当然,有些人会有意地与PE建立好关系以获取签名。在你还在Contractor公司工作的时候,可能接触到的PE有限,但通过与他们建立好关系,并在你的工作表现出色的情况下,请求他们的签名,我相信能够更容易得到他们的支持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